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

樹木和水的心靈救贖

尋哲學慰藉,應指教何書?公元前六百年的中國思想家老子認為,答案不在經書或捲軸上,而是從自然中參透。所指的是一個自然世界觀,風林山水、頑石,智慧的參透和領悟一直都在,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放下凡塵,靜觀世態,從中參悟?



在老子眼中,人們最大的錯誤源於生活歪離了自然之道。妒嫉、憤怒、紅了眼的野心、對權力落失的沮喪,一直源於我們沒有聽奉自然對人生的見解。當然,自然的變化萬千,每個人的解讀自有所不同。但老子所倡之自然,是指向一個特定的世界觀;他探討的是不同的態度和取向,闡明如果人們能習慣透徹己身,有助尋找心靈安穩和富足。

例如,道教中老子的作品講述,若要學習容忍,應望向樹木。樹木不時被各種元素破壞損耗,但正因為最能屈能伸;它的回應不需要理會社會僵化的規限,也沒有日夜防範的需要,所以它們能夠繁盛長青,人們卻難以做到。樹木亦是耐性的象徵,它們日日夜夜佇立、隨季節氣侯自我調息-雷雨交加中不慍不火、漫長旅途中無欲無求;樹有中直幹部、有高潔樹葉、離地數尺、相距數米,但卻甘於將將纖幼的枝節埋藏黃土泥濘下。


  

水是道家另一智慧之源,它的柔,看似弱水;但日月之累積,能夠水滴石穿,重塑頑石。當我們處理家庭關係或者沮喪的政治環境,應向水學習它的耐性,以及靜態的決心。


至今仍被仰慕的中國山水畫,道家的思想讓將畫中世界訴說的修養和美德呈現出來。

山水、樹木沒有思想,也許看似不能鼓動或改變我們行為思想,而說到在高山綠水中會使人修心練性也像是有點奇怪。但它們,或許正正是老子之道的軸心,亦是為何仍然這些思想仍然影響著周遭的人的關鍵。明媚的風光往往隱含著各種道理,徐如林、穩如泰山或是美善如花-或許正說沒有規範、也沒有勸諫,反而更能啟發人們。

打坐能夠使人安靜下來,這人皆所知。但很容易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而忽略它,然後再沒給時間和專注在這個事情上。

人的腦海中常常有無意義的想法和意念,鑽到我們想像力中,挑起我們的焦慮,令我們更難容納自己。例如,「要有容氣去活出夢想」、「永不妥協」、「直至嬴利為止」…這些(未些情況)是一種毒藥,而在老子的話語中-跟自然結合-才是最佳的靈藥。

自然從來不趕。
但萬事皆成。

生命是一系列的自然和順應的轉變。
不要頑抗。
那只會帶來傷感。

老子的話讓我們感受。和平的、確切的、輕柔的。這就是一個我們常常很難拿捏的尺度,即使這些感受讓人生中許多事情變得容易:帶小孩去上學、看著愛侶白首、接受競爭者比較有才華、領悟婚姻未必那麼容易…

知足常樂。
事情怎麼發都要歡欣。


如果你認為老子說能放諸任何情況,那你就錯了。事情怎樣發生也要歡欣?像起草了一份平庸的文章、一場車禍的發生、法庭誤判、殘忍的謀殺…?這未免愚笨了一點。老子說的,在某種情況下大有意義:當你的小孩對生命有了自己的看法,與你所期望不同,卻有充滿意外體會;當你沒被邀請出外,卻獲得在家中待著,自發內省;當你的單車十分精緻、功能俱備-然而,它不是用碳化纖維做的時候…


我們都知道,接觸自然對我們的身體有益處。老子精盡一生的研究,稱之為老子哲學一點都不為過。它的課堂在我們心中鉻印下一道蓋印,但不是藉著理由和原因,而是反璞歸真,藉著我們的耳朵、眼晴。


翻譯自原文: Alain de Botton The Consolations of Rocks, Water, Stone and Tree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